當前位置:首頁 > 歷史 > 傳統(tǒng)文化 > 正文

阿昌族婚禮中有趣的飲食文化是啥

2016-06-01 20:16:59  來源:360常識網(wǎng)   熱度:
導語:阿昌族的飲食文化,我們不得不從阿昌族獨特而又有趣的結婚儀式結束時說起。結婚儀式結束,男方的客人快來時,新娘到半路迎接,到離家一公里

阿昌族的飲食文化,我們不得不從阿昌族獨特而又有趣的結婚儀式結束時說起。結婚儀式結束,男方的客人快來時,新娘到半路迎接,到離家一公里處,眾客人坐下不走了。新娘說:“辛苦了,請到家里坐!”眾姑娘回答:“你倒好意思說,姐夫都不請我們,你家在哪里我們都曉不得,咋好意思去!”這時新郎在小伙子簇擁下來到了。

小伙子們先開口:“請到家里坐!”姑娘們不買帳:“姐夫都不叫,你們喊有什么用!”新郎只得上前彎腰作揖,請姑娘們到家里坐。姑娘們走五、六公尺又不走了;新郎只得作揖再請,如此三十多次才把這些人請進家。新娘的女伴把大飯盒里的雞肉和飯裝在碗里,由“賀哨”(姑娘們的領頭)給小倆口吃,希望他倆同甘共苦。

吃到快飽時,寨里的小伙子進來把門堂屋門關緊,端著飯菜,唱著山歌,請姑娘們吃一碗:“紅米糙飯格是不合口?腌菜素飯格是不合心一碗紅米糙飯吃不完,一杯淡酒喝不光!”姑娘們接唱:“紅漆桌子黑漆邊,八碗九碟擺中間,我們一人吃了半斗米,淡酒當做釅酒喝”。

對歌對到半夜,小伙子把姑娘們送回寨子。這天,酒席上,新娘舅舅家坐的那桌,一家要有一盤豬腦子拌的涼拌菜,沒有這盤菜,他們就不吃。

招待客人結束,舅舅回家時,新郎家要給他“外家肉”。這肉很講窮,要砍一塊尾巴跟一只腳連起來的肉,恰好是四斤半。給“外家肉”是為了表示不忘記外家?;楹蟮牡诙欤艺埧?。席間,新郎要到每桌前彎彎腰,說:“家常素飯隨便請!”就這樣認了親戚。

下午,男方的媒人領著八至十個老人和兩個姑娘挑著禮品送彩禮來了。送進彩禮,擺席吃飯,姑娘們乘新郎不注意時給新郎抹黑臉,逗得大家哄堂而笑。姑娘們笑彎了腰,說:“大家記不得新姐夫,臉黑掉一半的就是!”要轉回家時,新郎跪倒在岳父、岳母跟前說:“我要回去了!”二老就說幾句吉利話,岳母給姑爺一匹自己織的布,岳父給姑爺五十元錢。

這時調皮的姑娘冷不防把一串豬骨頭掛在新郎肩上說:“肉我們吃光了,剩下的骨頭、皮子請你帶回去!”又引起一陣大笑。出了寨子,新郎才把骨頭甩掉?;楹蟮谌?,女家送“大飯盒”給男方。

大飯盒里有四斗糯米飯,還讓牲口馱著四籮谷子(每籮35斤),給小倆口做谷種,嫁妝也同時馱到男家。這當中,送大飯盒的人凡出去,就被敬一杯酒:“請騎大白馬(指喝酒)回去!”唱完再敬茶一杯:“請騎大紅馬(指喝茶)回去!”

不能喝酒的也不勉強。喝完要留五分錢,以示禮貌。婚后第四天,小倆口雙雙回女方家一轉,到此,婚禮即告結束,倆人開始新的生活。

轉載申明:360常識網(wǎng),歡迎分享,轉載請注明出處!
?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