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歷史 > 傳統(tǒng)文化 > 正文

七夕是女兒節(jié)嗎?我國古代女兒節(jié)是哪一天

2016-11-13 17:01:55  來源:360常識網   熱度:
導語:說起女兒節(jié),現(xiàn)在一般人應該不是很清楚,不過如果說到婦女節(jié),大家一定都知道。其實,婦女節(jié)也是女兒節(jié)的一種,在我國古代有端午、六月六、

說起女兒節(jié),現(xiàn)在一般人應該不是很清楚,不過如果說到婦女節(jié),大家一定都知道。其實,婦女節(jié)也是女兒節(jié)的一種,在我國古代有端午、六月六、七夕、重陽等好幾個日子都屬于女兒節(jié)。

端午節(jié)作為女兒節(jié),這一天,家家戶戶都要給女孩的頭上簪以石榴花,有些人家還用花紅綾線結成櫻桃、桑椹、角黍、葫蘆等形狀,佩帶在女孩身上。娘家又要接出嫁的女兒歸寧“躲端午”。明人沈榜在其《宛署雜記》中說:“五月女兒節(jié),系端午索,戴艾葉、五毒靈符。出嫁女各歸寧,因呼為女兒節(jié)。”

六月六作為女兒節(jié),要“請姑姑”,就是請出嫁的姑娘回娘家,俗語有“六月六,請姑姑”。據說這與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改過的故事有關,民間接女兒回家有改過、解冤的意義。

七夕作為女兒節(jié),有少女乞巧、拜織女的習俗,相傳織女心靈手巧,每年七月初七晚上,婦女們都要擺香案、設瓜果、穿針引線向她乞求靈巧。據《荊楚歲時記》載:“是夕,各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,或以金、銀、榆石針,陳果瓜于庭院中以乞巧?!边@個節(jié)日是女性的節(jié)日,所以被稱作女兒節(jié),也叫“少女節(jié)”。

重陽作為女兒節(jié),有娘家接出嫁的女兒歸寧的習俗,我國民間有登高和食花糕的風俗,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中有“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……亦曰女兒節(jié)”的記載。

女兒節(jié)也叫“姑娘節(jié)”,節(jié)俗的主要內容就是接出嫁的女兒歸寧。為何要接姑娘歸寧呢?舊時早婚,女兒家年齡不大就嫁入夫家,而由于禮教的規(guī)定,媳婦侍奉公婆必須勤快、謹慎,難免有郁悶、疲倦的時候。逢時過節(jié),娘家接女兒歸寧,回到家的女兒自然輕松自在一些。

既然女兒在娘家更自在一些,為什么不能常住呢?這其實與人情事理不符。就事理而言,出嫁女兒要侍奉公婆、相夫教子;就人情而言,女兒又要與女婿長相廝守才能琴瑟和鳴。所以,民俗規(guī)定女兒在某些時節(jié)必須回婆家??磥?,真的是“嫁出去的女兒,潑出去的水”?。?/P>

轉載申明:360常識網,歡迎分享,轉載請注明出處!
?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