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葉椒根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
竹葉椒根大家知道是什么嗎,它是中藥的一種,古代醫(yī)書里對于它的記載也很多,竹葉椒根有很多的藥用價值,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(xiàn)的一些不適癥狀,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竹葉椒根的功效與作用。
【別名】散血飛、見血飛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土花椒根(江西省上饒地區(qū)衛(wèi)生局《醫(yī)藥通訊》(1):35,1972)。
【來源】蕓香科植物 竹葉椒 的 根皮 或 根 。全年可采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植物形態(tài)詳"竹葉椒"條。
【化學成份】根含生物堿,主要為木蘭花堿0.17%,以及竹葉椒堿O.0075%、茵芋堿O.0015%、白鮮堿0.001%、崖椒堿等。
【藥理作用】參見"白鮮"及"茵芋"條。
【性味】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味辛,性溫。"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,散寒,活血,止痛。治頭痛感冒,咳嗽,吐瀉,風濕關節(jié)痛,跌打損傷,牙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1~1兩;或泡酒。外用:搗敷或研末撒。
【附方】①治風濕痛:竹葉椒根皮、透骨香各五錢,黑風藤、大血藤各三錢,泡酒一斤;日服三次,每次一兩。(《貴州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止痛:取土花椒鮮根(或樹葉及果實)用蒸餾法制成注射液,每2毫升相當于生藥2克。每次肌肉注射2~4毫升。治療膽道疾患、胃與十二指腸潰瘍、腸痙攣、手術后疼痛208例,一般用藥后10~20分鐘產生鎮(zhèn)痛效果,如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見效更快。鎮(zhèn)痛作用可維持5~10小時,必要時可隔12小時重復給藥。應用過程中未發(fā)現(xiàn)不良反應,亦無成癮性,對體溫、脈搏、呼吸、血壓等均未發(fā)現(xiàn)明顯改變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【出處】出自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竹葉椒根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,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。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了竹葉椒根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。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