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病綜合征常見病理類型有哪些
腎病綜合癥,有原發(fā)性以及繼發(fā)性之分,而我們都知道這種病理類型各不相同,所以面對這種情況,采取的治療以及生活當中,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有不同的,那么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,腎病綜合征的病理類型,只有科學地認識這些常識,了解他的差異和區(qū)別,才可以正確有效的治療預防。
1.微小病變性腎?。∕CN):光鏡下腎小球基本正常,近曲小管上皮細胞脂肪變性,免疫熒光陰性是本病特征之一。電鏡下可見上皮細胞足突廣泛融合,伴上皮細胞空泡變性,微絨毛形成,無電子致密物沉積。本型多見于少年兒童,水腫常為首要臨床表現(xiàn),幾乎所有病例均呈腎病綜合征或大量蛋白尿,鏡下血尿發(fā)生率低,不出現(xiàn)肉眼血尿。本病對激素敏感,反復發(fā)作可轉為局灶節(jié)段性腎小球硬化。
2.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(MsPGN):光鏡下早期以系膜細胞增生為主,后期系膜基質增多,腎小球所有小葉受累程度一致,依其增生程度可將其分為輕、中、重3度。Masson染色有時于系膜區(qū)及副系膜區(qū)可見到嗜復紅沉積物。免疫熒光檢查可將其分為IgA腎病及非IgA腎病。前者以IgA沉積為主,常伴有C3沉積,后者以IgM或IgG沉積為主。電鏡于系膜區(qū)及內皮下可見到電子致密物。本型腎病綜合征多見于青少年,臨床表現(xiàn)多樣,血尿IgA腎病的發(fā)生率高于非IgA腎病。
3.局灶節(jié)段性腎小球硬化(FSGS):腎小球局灶性節(jié)段性損害,影響幾個腎小球(即局灶損害)和腎小球的部分小葉(即節(jié)段損害),常從皮質深層近髓質部位腎小球開始,硬化部位通常與鄰近的腎小囊壁粘連,玻璃樣物質特征性地存在于受損毛細血管袢的內皮細胞下。免疫熒光示局灶硬化處lgM和C3不規(guī)則、團塊狀或結節(jié)狀沉積。電鏡可見大部分或全部腎小球廣泛融合,內皮細胞下及系膜區(qū)有電子致密物沉積。本病好發(fā)于青少年,男多于女,血尿發(fā)生率很高,并可見肉眼血尿,對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藥物不敏感,小兒及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反應者預后相對較好。
很多的疾病有不同的類型,但是有的時候它的一些癥狀是相似的,所以才會讓人們在治療的過程當中,產生混淆而耽誤了科學的治療時間,所以希望大家對這些常識,要有科學的認識和了解,盡量減少這種問題給自己產生的不利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