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健康 > 疾病預防 > 正文

增生性息肉學說

2017-06-13 18:23:14  來源:360常識網   熱度:
導語:你永遠不知道你學到了什么,還需要學習什么。真實地驗證了那句話:學無止境。人生就是這樣,前進著學習著進步著。然后繼續(xù)重復循環(huán),前進中

你永遠不知道你學到了什么,還需要學習什么。真實地驗證了那句話:學無止境。人生就是這樣,前進著學習著進步著。然后繼續(xù)重復循環(huán),前進中學習著并進步著。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可真謂是才疏學淺,什么是增生性息肉都不知道……

增生性息肉,又稱化生性息肉,多發(fā)生在直腸,多數(shù)40歲以后發(fā)病,隨年齡增長,發(fā)病率增高。息肉的數(shù)目雖多,但無明顯的癥狀,偶有大便帶鮮血。鏡下可見息肉體積小、均等、表面光滑、蒂短。本病無癌變傾向。胃增生息性肉,發(fā)病較常見,主要是增生再生的結果,惡變者很少,所以,增生性息肉往往不需要手術,可以定期觀察。根據(jù)胃鏡結果,您還有淺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,二者都可以引發(fā)胃痛等不適癥狀,按照您已經進行的治療應該有效,當然還可以增加果膠鉍治療。

增生性息肉學說:

加拿大學者賈西(Jass)等論述了增生性息肉特性,將息肉分為兩種類型,其中Ⅰ型者較大,具有鋸齒狀腺瘤樣息肉特征并伴有異型增生。而美國學者托爾拉科維奇(Torlakovic)等分析了散發(fā)增生性息肉的組織學特征,又將息肉分為3個主要亞型,即微泡狀黏蛋白型鋸齒狀息肉(MVSP)、杯狀細胞型鋸齒狀息肉(GCSP)和黏蛋白缺失型。MVSP的隱窩上部有大量富含微泡的柱狀細胞,鋸齒狀結構顯著。在某些位于近側結腸的病變中,這種鋸齒狀結構甚至沿隱窩向下延伸。GCSP的隱窩上部和表面被覆許多成熟杯狀細胞,鋸齒狀結構不如前者顯著。

有時候我都慶幸自己現(xiàn)在才疏學淺,并且自己也知道這一點。要不然怎么會升起熊熊斗志如火焰般燃燒?我覺得能夠承認自己的缺點也是不易之舉。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動力前進,才有動力在前進中繼續(xù)學習,在不斷的學習中明白自己仍需進步。

轉載申明:360常識網,歡迎分享,轉載請注明出處!
?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