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健康 > 疾病預防 > 正文

什么是慢性細菌性痢疾

2017-06-13 07:40:57  來源:360常識網(wǎng)   熱度:
導語:什么是慢性細菌性痢疾呢?相信這種疾病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陌生,但是關(guān)于這方面的知識我們還是了解一下比較好。接下來本文就從慢性細菌性痢

什么是慢性細菌性痢疾呢?相信這種疾病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陌生,但是關(guān)于這方面的知識我們還是了解一下比較好。接下來本文就從慢性細菌性痢疾的原因、癥狀、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這四個方面入手,為大家介紹什么是慢性細菌性痢疾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哦!

慢性細菌性痢疾大多是因為急性期治療不當,或有營養(yǎng)不良、佝僂病、腸寄生蟲病以及平時不注意飲食衛(wèi)生等多種原因造成。常常表現(xiàn)為不典型的痢疾癥狀,腹痛、腹瀉、腹脹等。當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,可引起急性發(fā)作,此時會腹瀉、腹痛和拉膿血便。時好時壞,雖然治療,效果也不佳,遷延不愈。

慢性細菌性痢疾的治療方法:

1、抗菌治療:對于大便培養(yǎng)志賀菌陽性者,需要抗菌治療。藥物同急性菌痢,療程7d。停藥后觀察大便培養(yǎng),隔日1次,2次陰性,抗菌治療結(jié)束。

2、調(diào)整腸道功能:口服腸粘膜保護劑(思密達)及微生態(tài)調(diào)節(jié)劑(培菲康)。

3、飲食療法:鼓勵正常進食。要求飲食高熱量、高蛋白、低乳糖、低滲透壓。注意補充維生素A及葉酸。

4、藥物保留灌腸:腸粘膜殘留病變者采用本療法。如2%磺胺銀,中藥煎劑(苦參15.0,白及9.0,蒲黃9.0),每劑煎水200ml,睡前保留灌腸1次,15~20d為1療程。

5、中醫(yī)中藥:本證為脾腎陽虛兼大腸濕熱,治則為健脾補腎活血兼清濕熱,如附子理中湯加減,參苓白術(shù)散加減。針刺足三里、天樞。艾炙神闕、長強穴。

慢性細菌性痢疾的注意事項:

1、傳染源包括患者和帶菌者,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與慢性隱慝型菌痢為重要傳染源。

2、傳播途徑:痢疾桿菌隨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,通過污染的手、食品、水源或生活接觸,或蒼蠅、蟑螂等間接方式傳播,最終均經(jīng)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中招。

3、人群易感: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,學齡前兒童患病多,與不良衛(wèi)生習慣有關(guān),成人患者同機體抵抗力降低、接觸感染機會多有關(guān),加之患同型菌痢后無鞏固免疫力,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,故造成重復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復多次發(fā)病。

以上就是關(guān)于什么是慢性細菌性痢疾的相關(guān)介紹,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之后,對造成慢性細菌性痢疾的原因、癥狀、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都有些了解了。對于我們來說這些知識可以讓我們增強防范意識,這樣就會減少慢性細菌性痢疾的發(fā)生了。

轉(zhuǎn)載申明:360常識網(wǎng),歡迎分享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!
?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