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健康 > 養(yǎng)生保健 > 正文

春天曬太陽養(yǎng)生法

2017-07-03 11:54:38  來源:360常識網   熱度:
導語:目錄: 第一章:春天曬太陽養(yǎng)生法 第二章:春天多多梳頭有什么好處 第三章:春季如何調養(yǎng)的七方法 第四章:中醫(yī)專家告訴你春令三補法 最近

目錄:

第一章:春天曬太陽養(yǎng)生

第二章:春天多多梳頭有什么好處

第三章:春季如何調養(yǎng)的七方法

第四章:中醫(yī)專家告訴你春令三補法

最近的天氣真的不要太好哦~暖洋洋的日光照在身體整顆心都溫暖起來了~陽光不僅是為萬物的生長提供能量,對人體的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哦~

春天曬太陽養(yǎng)生法

“春日暖陽亮堂堂,曬得心兒都舒暢”。陽光明媚的春天,無論大人孩子都愿意到外面享受一下陽光的愛撫,這不僅讓人身心舒暢,還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曬太陽能補充維生素D,促進鈣的吸收強身健體??茖W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人體1平方厘米皮膚暴露在陽光下3小時,可產生約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。即使將嬰兒全身緊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,每天曬太陽1小時,也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。接近嬰兒每天維生素D全部需要。

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,這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。維生素D又叫“陽光維生素”,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制造、轉換成維生素D,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、磷,使孩子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。對嬰兒軟骨病、佝僂病有預防作用。對成人則有防止骨質疏松、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等功效。同時,曬太陽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好處,如預防皮膚病、增強人體免疫功能、防癌、抗抑郁等等。

不過,曬太陽也有不少學問,曬以下三個部位不僅讓人感到最舒服,還能維護健康。

1、曬后背,脾胃和

前為陰,后為陽:曬后背,能起到補陽氣的作用。陽氣虛弱會讓人手腳冰涼,還常伴有脾胃不適,如肚子怕涼或吃了涼的東西易腹瀉;等。春天曬曬后背,能驅除脾胃寒氣,有助改善消化功能。此外,清代醫(yī)家曾指出:“背為陽,心肺主之。”曬后背還能疏通背部經絡,對心肺大有裨益。

2、曬雙腿,不抽筋

曬雙腿能很好地驅除腿部寒氣,有效緩解小腿抽筋,而且能加速腿部鈣質吸收,讓雙腿骨骼更健壯,很好地預防骨質疏松。尤其是有風濕性關節(jié)炎的人,春天曬太陽能活化血脈,緩解病情,起到輔助治療作用。另外,腿上還有很多穴位,通過陽光的刺激,能讓人感到腿腳輕便,消除疲勞感。

3、曬頭頂,補鈣生發(fā)

太陽曬過頭頂,能充分促進鈣質的吸收。許多人曬太陽時,常喜歡戴著帽子,其實,春天陽光并沒有那么強烈,穿著厚衣服又戴上遮陽帽,根本不能發(fā)揮曬太陽的作用。尤其是孩子,家長怕陽光傷害他們嬌嫩的皮膚,總是給孩子戴帽子。其實只要控制好時間,哂曬孩子的頭頂,有助于大腦的發(fā)育和頭部骨骼成長,也有益于頭發(fā)的生長。

在春天,上午10點到11點曬太陽最好。因為這一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偏低,能使人感到溫暖柔和。此外,不同年齡段的人,對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,曬太陽長短也各異,嬰幼兒每次15—30分鐘,中青年人每次1—2小時,老年人每次20~30分鐘。

最后提醒,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,這樣起不到應有的作用,因為玻璃阻擋紫外線的透入,若太陽太大或曬的時間過長,還是要適當做些防曬措施,如用防曬霜、戴太陽鏡等。

春天多多梳頭有什么好處

中醫(yī)認為,人體內外上下,臟腑器官的互相聯(lián)系,氣血調和輸養(yǎng),要靠人體中的十二經脈、奇經八脈等經絡起傳導作用。經絡遍布全身,氣血也通達全身,發(fā)揮其生理效應,營養(yǎng)組織器官,抗御外邪,保衛(wèi)機體。

這些經絡或直接匯集頭部,或間接作用于頭部,人頭頂“百會穴”就由此得名。通過梳頭,可以疏通氣血,起到滋養(yǎng)和堅固頭發(fā)、健腦聰耳、散風明目、防治頭痛作用。早在隋朝,名醫(yī)巢元方就明確指出,梳頭有通暢血脈,祛風散濕,使發(fā)不白的作用。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對梳頭促進睡眠有深切體會,他說:“梳頭百余下,散發(fā)臥,熟寢至天明。”

《養(yǎng)生論》說:“春三月,每朝梳頭一二百下。”人們日常清晨起來,早已養(yǎng)成洗漱梳理的習慣,為什么要特別強調春天梳頭?這是因為春天是大自然陽氣萌生、升發(fā)的季節(jié),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,有向上向外升發(fā)的特點,表現(xiàn)為毛孔逐漸舒展,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功能加強,代謝旺盛,生長迅速。故而人們在春天養(yǎng)生保健中就要求必須順應天時和人體的生理,一定要使肢體舒展,調和氣血。春天梳頭正是符合春季養(yǎng)生強身的要求,能通達陽氣,宣行郁滯,疏利氣血,當然也能壯健身體了。

現(xiàn)代研究表明,頭是五官和中樞神經所在,經常梳頭能加強對頭面的磨擦,疏通血脈,改善頭部血液循環(huán),使頭發(fā)得到滋養(yǎng),烏黑光潤,牢固發(fā)根,防止脫發(fā);能聰耳明目,緩解頭痛,預防感冒;可促進大腦和腦神經的血液供應,有助于降低血壓,預防腦溢血等疾病的發(fā)生;能健腦提神,解除疲勞,防止大腦老化,延緩腦衰老。

春季如何調養(yǎng)的七方法

一、飲食清淡消春火

春季人易上火,出現(xiàn)舌苔發(fā)黃、口苦咽干等,因此飲食宜清淡,忌油膩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。有明顯上火癥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、金銀花茶、菊花茶、蓮子心泡水等。

二、辛甘之品助春陽

稍微有一些辛味的東西,如蔥、生姜、韭菜、蒜苗等都是養(yǎng)春氣的食物。唐朝的《千金方》里有一句話叫做“二三月易食韭”。吃這些食物對于人體春季陽氣生發(fā)很有好處。

三、少酸增甘保脾胃

中醫(yī)認為,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,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,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,以免傷害脾胃,所以春季應該適當多吃些甜味食物,少吃酸味食物。

四、黃綠蔬菜防春困

“春困”使人身體疲乏,精神不振,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,如胡蘿卜、南瓜、番茄、青椒、芹菜等,對恢復精力,消除春困很有好處。

五、細選食物少疾病

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后,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,活力增強,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。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。塔菜、芥藍、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、檸檬等水果,富含維生素C,具有抗病毒作用;胡蘿卜、菠菜等黃綠色蔬菜,富含維生素A,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,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。

六、胃腸疾病要當心

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(fā)作,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、嘌呤堿等物質豐富的肉湯、雞湯、魚湯、動物內臟和刺激性調味品,因為這些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氣體產生腹脹,增加胃腸負擔。

七、祛痰養(yǎng)肺保平安

慢性氣管炎、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(fā)作,宜多吃具有祛痰、健脾、補腎、養(yǎng)肺的食物,如枇杷、橘子、梨、核桃、蜂蜜等,有助于減輕癥狀。

中醫(yī)專家告訴你春令三補法

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發(fā)病季節(jié)。一般人也可能出現(xiàn)情緒不穩(wěn)、多夢、思維活躍而難以集中,出現(xiàn)困倦乏力,精神不振等“春困”癥。那么,春季如何合理進補呢?

一、神補

尤其年老體弱多病者,對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,春季常多愁善感,煩躁不安,正如《老老恒言》指出:“老年肝血漸衰,未免性生急躁。”改變這種不良情緒最佳方式就是根據(jù)個人的體質狀況和愛好,尋求各自的雅興,以陶治情操,舒暢情志,養(yǎng)肝調神。春暖花開時,可約上親朋好友外出踏青賞柳、玩鳥或散步練功等,有利于人體吐故納新,采納真氣,以化精血,充養(yǎng)臟腑。

二、食補

春季食補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、補益元氣的食物。如偏于氣虛的,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,如米粥、紅薯、山藥、土豆、雞蛋、鵪鶉蛋、雞肉、鵪鶉肉、牛肉、瘦豬肉、鮮魚、花生、芝麻、大棗、栗子、蜂蜜、牛奶等。偏于氣陰不足的,可多吃一些益氣養(yǎng)陰的食物,如胡蘿卜、豆芽、豆腐、蓮藕、荸薺、百合、銀耳、蘑菇、鴨蛋、鴨肉、兔肉、蛙肉、龜肉、甲魚等。另外,春季飲食還要吃些低脂肪、高維生素、高礦物質的食物,如新鮮蔬菜薺菜、油菜、芹菜、菠菜、馬蘭頭、枸杞頭、香椿頭、蒲公英等,這對于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,近火重裘所致內熱偏亢者,還可起到清熱解毒、涼血明目,通利二便、醒脾開胃等作用。

三、藥補

至于藥補,是針對人體已明顯出現(xiàn)氣、血、陰、陽方面的不足,依靠食補已不能糾正其虧損時,則應在中醫(yī)指導下,施以甘平的補藥,以平調陰陽,祛病健身。對于體虛乏力,少氣懶言,不耐勞累,經常感冒,容易出汗或內臟下垂等,可酌情選用中成藥補中益氣丸、人參健脾丸、香砂養(yǎng)胃丸、玉屏風散等,藥膳可選食黃芪黨參燉雞、人參蘑菇湯、參棗米飯、風栗健脾羹等配合治療。另外,根據(jù)中醫(yī)“春宜養(yǎng)陽,重在養(yǎng)肝”等理論,春季人體肝的功能較為旺盛,故應注意補肝,可用芡實粥以益精氣,地黃粥以補體虛、防風粥去四肢氣,用枸杞子、黃精、玉竹、沙參等以進補。還可選食具有開補作用的首烏肝片、燕子海參、人參米肚、赤箭鳳冠等以助肝氣之升發(fā)。

結語:春季陽光中的紫外線并不大,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的曬太陽養(yǎng)生哦~周末的時候不妨和家人一起在陽光下邊聊天邊享受陽光哦~(文章原載于《養(yǎng)生月刊》,刊號:2012.03,作者:高宗達,版權歸作者所有;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)

轉載申明:360常識網,歡迎分享,轉載請注明出處!
?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