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健康 > 健康常識 > 正文

人工呼吸的方法是什么?

2017-04-25 16:46:38  來源:360常識網(wǎng)   熱度:
導語:人工呼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救措施,在使用人工呼吸來對病人急救的時候,一定要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,這樣才能使得效果更好,并且在不同的時

人工呼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救措施,在使用人工呼吸來對病人急救的時候,一定要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,這樣才能使得效果更好,并且在不同的時期應該采取不同的人工呼吸的辦法,盡量爭取救治的時間。下面小編來介紹幾種比較有效的而常見的人工呼吸的方法。

1.口對口或(鼻)吹氣法: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,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,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。對大人、小孩效果都很好。

操作方法:

(1)病人取仰臥位,即胸腹朝天。

(2)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(cè),自己深吸一口氣,對著傷病人的口(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)將氣吹人,造成吸氣。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,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,然后救護人嘴離開,將捏住的鼻孔放開,并用一手壓其胸部,以幫助呼氣。這樣反復進行,每分鐘進行14一16次。

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(guān)緊閉時,可對其鼻孔吹氣(必須堵住口)即為口對鼻吹氣。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,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。一般以吹進氣后,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。口對口之間,如果有紗布。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,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,但注意,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。

2.俯臥壓背法:此法應用較普遍,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。由于病人取俯臥位,舌頭能略向外墜出,不會堵塞呼吸道,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,節(jié)省了時間(在極短時間內(nèi)將舌頭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),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。氣體交瘓量小于口對口吹氣法,但搶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將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。目前,在搶救觸電。溺水時,現(xiàn)場還多用此法。但對于孕婦、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。

操作方法:

(1)傷病人取俯臥、位,即胸腹貼地,腹部可微微墊高,頭偏向一側(cè),兩臂伸過頭,一臂枕于頭下,另一臂向外伸開,以使胸廓擴張。

(2)救護人面向其頭,兩腿屈膝跪地于傷病人大腿兩旁,把兩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(大約相當于第七對肋骨處)、脊柱骨左右,大拇指靠近脊柱骨,其余四指稍開微彎。

(3)救護人俯身向前,慢慢用力向下壓縮,用力的方向是向下、稍向前推壓。當救護人的肩膀與病人肩膀?qū)⒊梢恢本€時,不再用力。在這個向下、向前推壓的過程中,即將肺內(nèi)的空氣壓出,形成呼氣。然后慢侵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氣進入肺內(nèi),形成吸氣。

(4)按上述動作,反復有節(jié)律地進行,每分鐘14一16次。

也可以通過仰臥壓胸法來進行人工呼吸,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很方便地觀察病人等臉色,并且在進行仰臥壓胸的時候,氣體交換量會很正常的呼氣時的呼吸量接近,對于傷員的救治,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,只是在救治的過程當中,很可能由于傷員的舌頭后墜,而影響到空氣進入。

轉(zhuǎn)載申明:360常識網(wǎng),歡迎分享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!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