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無能的概念來源于一本同名書籍。在這追求“錢途”和自我的年代,人的欲望越來越多,愛情也越來越脆弱,甚至不堪一擊。而我們的身邊也正悄然流行一種病,這種病就叫做“愛無能”。
愛無能簡介
愛無能,這個概念來源于一本同名書籍。被稱作當代人的愛情寫照、“垮掉一代”的情感圣經(jīng)、“80后”的信仰證明。
2004年書籍出版后引起轟動,鳳凰衛(wèi)視、《新周刊》等百余家有影響力的媒體掀起聯(lián)動效應,認為該書的出版開創(chuàng)了“愛無能”時代。“愛無能”一詞是該書作者鏡子于2001年創(chuàng)造的新詞,圖書出版后“愛無能”引發(fā)了流行,被《城市畫報》、《新周刊》等新銳媒體加以放大和推廣,如今百度搜索“愛無能”相關網(wǎng)頁高達約600,000篇。
“愛無能”的病因
1、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——一場轟轟烈烈卻以悲劇收場的戀愛傷筋動骨,心灰意冷,不敢、不愿、不能再愛了,激情已逝,愛淡神弛。
2、工作、自己、孩子都比愛情重要——愛工作,因為可能提供物質(zhì)保障;愛自己,自己的容顏自己的隱私自己的私人空間自己的財產(chǎn)都不容侵犯;愛孩子,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(xù)、已逝愛情的結晶。
3、物質(zhì)比愛情更有保障——錢是死的,比較容易把握;愛情是兩個人的事,一點把握都沒有,風險太大,所以不敢全情投入;沒有錢活得不像個人樣,沒有愛情別人不大看得出來。
4、因為貧窮,因為太富——貧窮雖然也可以聽聽風聲,但完全與愛情這場精神盛宴不般配的物質(zhì)窘境難免令人膽怯,缺乏自信;而太富了呢,又什么都不缺,感情上也可以找到替代品,且易誤會真正愛自己的人看中的只不過是自己的錢財。
5、不懂愛——以為一夜情、一夜性就是愛情,以為ml就是戀愛,重量不重質(zhì),認為愛情像鳳梨罐頭一樣都會過期。
6、苛求完美——曠日持久地等待著自己的白馬王子夢中情人,幻想著戀人會駕著五彩祥云從天而降,結果始終沒有遇到一個完美的戀愛對手。
7、在愛情中自己全身心投入,換來的卻是對方的背叛與傷害,從此不再相信愛情,并拒絕愛情。
北京樂在生活心理工作室首席咨詢師說:“自我價值不足是導致愛無能的最根本原因。愛無能也可能是緣于在既往生活和現(xiàn)實生活中缺乏愛、缺乏和諧的人際關系,如果一個人在缺乏關愛的環(huán)境中長大,他就會沒有自信,他既察覺不到自己可愛,也覺得別人不會愛自己,同時還覺得自己沒有實力去愛。
“愛無能”的表現(xiàn)
1、對于贊美、崇尚愛情相關的文學作品、電影等毫無興趣,甚至反感、厭惡、憎恨;而對于批判愛情的言論倒是比較認可。
2、把愛情看作是交易或投資。
3、對愛情看的很淡漠,覺得那些相信愛情的人很可笑。
4、環(huán)顧方圓百里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任何讓你心動的異性或同性。
5、認為“我愛你”的潛臺詞是“我愛你的身體”或“我愛你的錢”,而與心靈無關。
6、認為結婚是為了降低生活成本和滿足身體或物質(zhì)欲望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源:360常識大全網(wǎng) http://www.14april14hrs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