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不起行了吧,網(wǎng)絡流行語,字面上看似表示道歉,但其實這是一種不情愿的道歉,言下之意是:我都道歉了你還要怎樣,現(xiàn)實生活中,如果對方繼續(xù)抓著不放的話,下一句話就是別給臉不要臉了,唉,還有這種道歉的嗎?這不是氣死人嘛,怪不得有網(wǎng)友發(fā)微博稱:據(jù)我多年研究,“對不起行了吧”是“對不起”的反義詞。網(wǎng)友表示這個研究厲害了,終于有人懂我為什么會被氣成河豚了!網(wǎng)友評選最氣人的話:“對不起行了吧”上榜!下面,就和360常識網(wǎng)一起看下,對不起行了吧是什么意思,對不起行了吧為什么不是真正的對不起吧。

▼對不起行了吧是什么意思
“對不起行了吧”是“對不起”的反義詞。言下之意:我都道歉了你還要怎樣。
“對不起”是我誠懇的道歉,“對不起行了吧”是“你別給臉不要臉”。
“對不起”后面加上一句“行了吧”,就能讓人消下去的火再度燃燒起來。
▼對不起行了吧的出處
2017年3月31日,博主@球球的畫發(fā)微博稱:據(jù)我多年研究,“對不起行了吧”是“對不起”的反義詞。網(wǎng)友表示這個研究厲害了,終于有人懂我為什么會被氣成河豚了。

▼對不起行了吧的衍生詞
類似衍生詞,如:“你沒錯都是我的錯行了吧”。
還有網(wǎng)友發(fā)現(xiàn),不管什么詞,但凡加上“行了吧”都變成反義詞。
行行行,好好好,你說的都對,行了吧。
而一個肯定的字用三次,也是反義。行行行,就是不行;好好好,就是不好;對對對,就是不對。

▼對不起行了吧回復方法:
“行啊,不就是道歉嗎?真是對不起你了啊,呵呵”。
“這種對不起,我不要了總行了吧”。
▼用“對不起,行了吧”的危害
“好,好,好!算我錯了,對不起,行了吧!
一般小情侶吵架,男方多半會以為這種方式來主動道歉或認錯。但這種表述方式不止不是道歉,反而是在激化矛盾,實際是在譴責對方小氣心胸狹隘,充分展示他對你的不屑,拒絕和你講道理,非常不耐煩你此時此刻的情緒。而后續(xù)的發(fā)展往往是兩人吵得更厲害,甚至于一方摔門而去,互相冷戰(zhàn)。

這種道歉說得越多,“對不起”這三個字就越傷人。
▼世界上最不走心的道歉,就是對不起行了吧
人就是一個矛盾綜合體,明知道道歉彌補不了什么,卻還總是在錯誤后把對不起掛在嘴邊。不過,有時候的一句對不起,完全可以被對方接受,而有時你即使道歉了,對方未必接受。
很多人以為,一個好的道歉,態(tài)度要誠懇、走心就好。 “我都已經(jīng)這么真誠了,為什么還不原諒我?”但其實不是,好的道歉,關(guān)鍵不在于你有沒有說“對不起”這三個字,關(guān)鍵在于你要忍受尷尬。
記住了,道歉不是要用心,道歉是要用代價。什么意思呢?

舉個例子,你今天跟朋友說錯了話,要趕緊跟朋友道歉。下面兩種說法,你聽一聽哪種更好?
第一種:“好啦好啦,對不起行了吧,但我不是故意的。你千萬別想太多,如果讓你感到尷尬,真是不好意思!
再來聽聽第二種:“實在對不起,剛才開的那個玩笑很不合適,而且很無禮。我下次不會這么冒失了。”
哪種更好呢?我相信所有人都覺得第二種更合適吧?如果您選第一種,那還真不是好好說話的問題。但為什么是第二種更合適呢?我來跟你分析三個差異。
道歉的三大忌
第一個重點,道歉了還死要面子。你聽聽,“對不起行了吧”,或者“對不起了啦”、“對不起好啦”,都是給對不起加個尾巴,目的是想將事態(tài)講得更輕松。
這種話的潛臺詞就是,“我都已經(jīng)認錯了,你還想怎么樣!”我大人有大量,已經(jīng)主動承擔了我的責任,現(xiàn)在輪到你了,你也要像我這樣大方,接受我的道歉,這怎么可能被接受呢?
第二個重點:太早出現(xiàn)“但是”。你剛說完對不起,立馬就加上“但是”,開始辯解。
這導致你一句話里,又想承認過錯,又想否認過錯,同時包含了兩種矛盾的內(nèi)容,這在心理學上,稱為“模糊信息”,會讓人聽不明白你的重點,覺得你是在找借口。
所以,一次好的道歉,應該要簡短,而且意義明確。
當然,我也知道你可能覺得冤枉,難道都不能給自己伸冤嗎?也可以。什么時候?當對方問你的時候再解釋。
比如你遲到,不要說“對不起,但這個堵車太夸張了。”干干脆脆承認錯誤,等老板來問你:“怎么搞的?又睡過頭了?”這時候再來解釋:“因為堵車太嚴重!本惋@得自然很多。
再來,第三個重點。你聽聽看,“你千萬別想太多,如果讓你感到尷尬,真是不好意思。”
這是在道歉還是在發(fā)表譴責聲明。俊叭绻阌X得不舒服,那真不好意思”,“如果冒犯到了你,那我很抱歉”。
類似這種說法,等于是說我可沒做錯什么,是你想太多、是你太敏感脆弱,所以才會受傷。
所以說,道歉的三個大忌:就是“對不起行了吧”,“但是”,以及推鍋給當事人。
那適當?shù)牡狼冈撛趺凑f?學者約翰?卡多爾(注:暢銷書《有效的道歉》的作者)就指出:道歉成不成功,跟真誠不真誠沒太大關(guān)系。
道歉的本質(zhì),是犯錯的一方與受害的一方,在交換shame和power,羞恥感和力量感。
當你冒犯別人的時候,是剝奪了他的力量感,讓他感到羞恥、難堪、尷尬。
所以你道歉的方法,應該是角色互換,讓他清楚的感受到,我主動放棄自己的力量,讓我自己也被羞辱、難堪、尷尬、沒面子。只有這樣,才有資格受到原諒。
比如廉頗負荊請罪,是一個非常經(jīng)典的道歉示范。還記得廉頗是怎么做的嗎?他是脫掉上衣、背著荊條,出門上街,一路走到藺相如他家,請?zhí)A相如用荊條責罰。
那請你想一想,廉頗是從什么時刻開始道歉的?是見到藺相如的時候嗎?是跪在地上的時候嗎?都不是,當廉頗走出家門來的那一刻起,就開始了他的道歉。
他是在光天化日之下,眾目睽睽之中,主動忍受羞辱,這就是他道歉的方式。不然你想,廉頗為啥不等見到藺相如后,再脫衣服,再把荊條背在身上負荊請罪呢?
你去了人家家里脫衣服,人家不知道你想干嘛!當然,這個是說笑,這里的關(guān)鍵是,如果你到別人家里再脫衣服,就意味著你不想讓自己受到太多的羞辱。
而如果你事先已經(jīng)給對方造成了很大的困擾,你越是想輕描淡寫的過去這一趴,人家越不會讓你過去。

注意語氣語調(diào)
也就是說,真誠道歉的時候,不要吝惜面子,反而是越?jīng)]面子越好,有代價要付出代價,沒代價制造代價也要付出代價。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注意語氣語調(diào)。
假如老板請你安排年會,結(jié)果酒店人手不足,導致整個活動效果不好。眼看老板臉黑,你會怎么道歉?
第一種,(語氣流暢、堅定)“對不起,這是我的鍋。應該能預計到這種情況的,實在對不起各位同事。”
你想想,道歉是這種語氣語調(diào),這合適嗎?記住不用變內(nèi)容,只用改變語氣。
(語氣磕巴)“對不起對不起,這,這是我的錯……我沒有任何,任何理由,我應該要預計到這種情況的。唉,我真的,對不起,對不起,對不起大家!
是不是感覺就完全不同了?就算傳達的信息內(nèi)容完全一樣,但是語氣不同,感覺就差很多。
很多同學在道歉的時候,可能希望顯得有承擔,希望給自己打氣,所以語氣非常順暢?墒前萃校闶窃诒磉_歉意,可不可以不要這么帥氣?
所以說,有效的道歉,必須要忍受尷尬,而不是只是想排解自己的尷尬。如果道歉只是想用一句話來操縱對方,那也不可能得到原諒。
總之,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,感到內(nèi)疚,向人道歉,以求他人的諒解,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
對方是否能夠諒解,一是看事情的嚴重性,二是看道歉者的主動性和態(tài)度。道歉者主動且態(tài)度誠懇,并且愿意付出代價,往往雙方就能化干戈為玉帛。
世上誰人無過,有過改之,一切皆大歡喜。
誠懇的道歉有很多要素,想要被原諒,就千萬不要讓對不起張口就來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源:360常識大全網(wǎng) http://www.14april14hrs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