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面食品。制作過程中煮炒兼用。炒疙瘩顏色焦黃,配上綠葉鮮菜,黃綠相間。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,越嚼越香。炒疙瘩的創(chuàng)始人是北京和平門外臧家橋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兒。

炒疙瘩的做法
材料:青豆50克、胡蘿卜75克、黃瓜75克、青椒75克、紅椒75克、面粉150克、醬油一小勺、植物油適量。
制作過程:
1、面粉加適量水揉成面團(tuán),后揉成長條,揪成見方的小疙瘩,撒上面粉抖撒。青豆洗凈,胡蘿卜,黃瓜,紅椒洗凈切丁備用。
2、鍋中加清水大火燒開,然后加入抖散的小疙瘩,煮熟撈出備用。
3、鍋中放油燒熱,放入胡蘿卜,黃瓜、青椒、紅椒翻炒至熟,放入煮熟的小疙瘩,加少許水,適量醬油翻炒至料熟即可。

小貼士:小疙瘩面要和的硬一些,這樣更好炒。為了避免煮熟的小疙瘩粘連,煮好后放入清水浸泡,炒之前撈出瀝干。
炒疙瘩的制作指導(dǎo):
配料中的蔬菜可根據(jù)季節(jié)不同選用各季節(jié)的時令蔬菜菜品口感此小吃滋味醇香,淡雅美觀。
炒疙瘩的飲食特點
炒疙瘩色澤深黃,黃綠相映成輝,食之綿軟柔韌,醇香可口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源:360常識大全網(wǎng) http://www.14april14hrs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