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貧血”是指人體外周血中紅細胞容積的減少,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。貧血在祖國醫(yī)學屬“虛癥”范疇,常見有血虛、氣虛、陰虛、陽虛。
中醫(yī)認為本病主要由于稟賦薄弱,或飲食不節(jié),或久病失血,以致脾腎虧損所致,臨床根據(jù)癥狀可辨為氣不攝血、肝腎陰虛、五臟虧損等癥型。
補血吃什么粥最好?
1、大棗羊骨粥
前腿骨1-2根(搗破),大棗20枚,糯米50-100克,以小火煮成稀飯,食鹽調(diào)味,分次食用,適用于再生不良性貧血,血小板減少性紫班癥。
2、羊骨粥
先將新鮮羊骨捶碎,加水煎湯,棄骨,以湯代水煮粥。粥成加入蔥、姜、鹽等調(diào)味后,食用。對于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。
3、龍眼肉蓮子粥
龍眼肉5克,蓮子肉10克,大米100克,同煮粥食。
4、龍眼粥
龍眼肉15克、紅棗10枚、粳米50克,以起熬煮成粥。養(yǎng)心健脾,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。
5、阿膠粥
糯米洗凈入鍋煮熟,加入阿膠適量,待溶化后,加紅糖少許,即可食用。
6、紅棗粥
將米洗凈后加入干凈的紅棗數(shù)枚,加水適當,煮熟至稠,即可食用。
7、菠菜粥
帶根新鮮菠菜150克,洗凈后切之,與粳米100克放入砂鍋,加水800毫升,煮至稠狀,即可食用,適用于缺鐵性貧血。
8、糯米紅棗粥
將血糯米50克、紅棗10枚與適量的冰糖,一起熬煮成粥即可,補血。
9、桂圓蓮子湯
將桂圓20個、蓮子50個,加適量清水,煮至蓮子軟熟即可。健脾、安神、養(yǎng)血。
貧血病人的飲食禁忌
1、少喝牛奶:牛奶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如蛋白質(zhì),但鐵的含量很低,鈣和磷的含量較高。牛奶中的鈣和磷會和人體內(nèi)的鐵結(jié)合成不溶性的含鐵化合物,使人體內(nèi)的鐵更顯不足。所以,缺鐵性貧血者不宜多飲牛奶。
2、限制脂肪:適量的脂肪攝入能為機體提供熱量;但過量的食入脂肪,則會抑制人體的造血功能,同時影響貧血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。所以,每日脂肪供給量不應(yīng)多于70克,一般以50克左右為宜。且應(yīng)盡量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(yī)院血液科陳寶安
3、忌堿性食物:人體內(nèi)如呈堿性環(huán)境,不利于鐵質(zhì)的還原和吸收利用;胃酸缺乏也會影響食物中鐵的游離和轉(zhuǎn)化。故貧血患者盡量少食堿性食物,如饅頭、高粱面等。
4、忌油炸食物和不易消化之物:油炸食品一方面其中所含的大量營養(yǎng)成分被破壞;另一方面油炸食品變得堅硬,不易被消化吸收,停留在腸道,引起腸道滲透壓的改變,造成腸道功能紊亂,反過來又加重了腸道營養(yǎng)成分的吸收障礙。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樣也極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,導致營養(yǎng)吸收不良。
5、忌飲茶和咖啡:缺鐵性貧血患者在使用鐵劑治療或服用其他補血藥時,不可飲茶。因為茶葉中有一種叫做鞣酸的物質(zhì),可以與鐵劑結(jié)合形成不溶性的鞣酸鐵,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。同樣,咖啡也因含有鞣酸而成為缺鐵性貧血的禁忌。
6、忌大蒜:大蒜含有較多的揮發(fā)性物質(zhì),據(jù)研究表明,大蒜本身具有刺激性,多食用會抑制胃液分泌,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;它還會降低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(shù)目,可加重貧血。所以,缺鐵性貧血患者不宜食用大蒜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源:360常識大全網(wǎng) http://www.14april14hrs.com/